李開紅:洋思中學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

時間: 2011年03月28日 來源: 美視學校 作者: 美視學校

成都美視學校  李開紅

    于2009年11月21日周六上午,高新區籌謀已久地,如愿以償地邀請到了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的劉金玉副校長來到和平中學為我區的各中小學領導及教師代表做了一次精彩的,激情四射的展示課及演講。他字字珠璣,妙趣橫生,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洋思的教學思路和當前國家課改的方向及始由,以及時下一些學校的教學誤區和弊端。聽得臺下掌聲雷動,笑聲不斷。那到底洋思這個在中國造成教學奇跡的學校有什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呢?
    第一,洋思真正理解了課改,早就實踐著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人。其實,我們學校早在兩年前就專門派出諸位領導及各課骨干教師前去學習,但回來之后也因為諸多原因沒有很好的實踐洋思教學精髓。但是說實話,如果不認真聽劉校長的分析和講解時不容易但從一兩節課可以看出有什么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還往往會認為我們是不同性質的學校,不同的教學理解,不同的生源,簡直不能相提并論,完全沒有值得借鑒之處。其實不然。我們國家實行課改已經有8,9年了吧。但始終成績不夠理想。我覺得這和我們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理解課改精神與實踐這些精神的深度有關系。所以他們的課堂仍然主要是老師滿堂灌,學生依然養成并維持著那種做聽課和記筆記的機器,等著讓老師講,讓老師灌的毛病。而洋思中學真正的把課堂的絕大多數的時間交給了學生去自我學習,相互學習,主動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而老師更多的在與把心思花來指導學生,觀察學生,引導學生。其實這真正的能使學生學習更主動,更快樂,更有成就感,更能開動腦筋和培養能力。包括自學及專研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表達與自信力,他們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自由與舞臺,他們有和諧,競爭的學習氛圍和相互理解,幫助和借鑒的氣場。這是個良性循環的起所。這是個孕育未來各種得主和專家的搖籃。對我們的老師其實要求更高。老師并不只是做單純的備課,講課和改作業的工作,老師要隨時隨地關注每一個孩子,隨時隨地以身作則,隨時隨地正確指導,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問題,協調每一個孩子,觀察每一個大腦的活動。所以,我們在從課堂形式改變的同時還應該不斷提升教師個人的全面的素質,包括愛,嚴,正,博,高。這才能夠影響和真正勝任指導我們的學生的重任。
    第二,洋思理論聯系實際,分數與能力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曾經我的一位同事說洋思把應試教育做到了極致。我聽了劉校長的講解之后,覺得不然。其實,很多學校和老師都有點茫然于課改后到底抓不抓分數,或履行不履行素質教育呢?他們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要把追求分數向學生音體美等體現素質的方面傾斜。我個人認為他們理解不透徹。就如劉校長所說,哪個學校如果不抓分數,哪個學校完蛋。沒錯,在中國幾千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影響下,在中國當今父輩,爺輩考試制度思想中,在社會普遍的評判固定模式中,和高考制度這根無形的指揮棒下,是很難徹底擊毀對分數的追求的。這是學校,學生生存的生命線。當然我們都不是在說不要素質,反而洋思做的好的是把素質與分數的關系理解的很深透。我們學生的分數體現著能力和素質。因為分數要求這個學生的勤奮,努力,智力,情商,習慣,方法,協作,自學能力,研究成果等等,而有了良好的素質學生又才能誠信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才能堅忍不拔,才能長期付出,追求,銳意進取。所以他們不矛盾,不違背。反而我們應該多思考如何讓他們結合的更好,更準確,更實際。
    第三,洋思在實事求是做教育。就如劉校長所說,他們所追求的就是真,善,美。對教育,對學生,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如此。 他們不允許假課堂,不允許不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一定要真真正正的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并且進行一一解惑,指導。換句話說就是務實。一切為了學生的個人發展與祖國的發展相結合。把學校的切身利益和學生個人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的最高要求相結合。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步步的看到發展,這就是實踐的結果。所以,相反有的學校倒閉了,或許是為了追逐短期的經濟的利益,又或許是與教育規律背道而馳,無論怎樣都說明與規律相背,不實事求是做事是不可行的。
    總之,洋思中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向他們那樣認真透徹分析我們教學的各種關系。抓住本質和目標,結合自己學校和學生實際實事求是,深入專研,務實奉獻,傾力獻出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心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