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洋思中學教育模式反思

時間: 2011年03月28日 來源: 美視學校 作者: 美視學校

    我們有幸被學校派往高新區聽取洋思中學教育模式介紹會,通過這次觀摩,讓我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洋思中學的教育模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課堂教育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起引導作用。
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參與到了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自學,討論,小組合作。這樣充分避免了現階段我們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太多,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學生的課外作業太多,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三是每個學校都有大量后進生,許多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都束手無策。
    作為班主任,我認為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而學習的主動性尤為重要。從這點出發,我覺得洋思中學的教學理念很好。可又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英語,對于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有一些思考。
    語言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訓練孩子的聽說讀寫,目的是讓學生學有所成,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而不僅僅解決一些語言點,只為一兩次考試。教學,顧名思義,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缺一不可,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不能太重,這樣就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動力,當然,學生的作用也不能太重,教師沒有做出很好的引導教學就會偏離軌跡。畢竟孩子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他們是鮮活的個體,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個性,每個孩子都是有活力的,有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為此,學生需要的不是嚴厲的管束,不是嚴格的規范而需要我們以對待生命體的方式對待學生。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對自己的想法做出分析。
    如果要將學生分類,那么可以分成五類。這里我只談有針對性的三類。
    機械型:全身心的投入,刻苦用功,頭懸梁錐刺股,按部就班地朝著一流的方向努力。
    進取型:自信,主動,積極,把必須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續性地保持一流的成績。
    自主型:擁有進取型的特征,此外還有:自主,自由,堅韌,快樂。有個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學習而不是完成學習,不以分數衡量成敗,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是獨立的意志,有強烈的興趣,有一個執著追求的目標。
    因此對于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我有一些疑問:孩子在學習中是真的自主自由嗎?孩子在學習中真的快樂嗎?孩子是不是在學習中已經喪失了個性和想象力?在這樣的模式中,怎樣的學生是好學生?

Top